来源:机构之家方圆之道
7月1日晚间,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杭州银行”,600926.SH)发布系列公告。除提示实施“杭银转债”赎回暨摘牌的第二十次提示性公告,该行也对最新的可转债赎回情况进行了介绍。
据悉,截至2025年6月30日,累计共有人民币14,908,393,000元“杭银转债”已经转换成杭州银行A股普通股股票,累计转股数为1,311,252,065股,占“杭银转债”转股前公司已发行A股普通股股份总额的22.1114%。同时,截至2025年6月30日,尚未转股的“杭银转债”金额为人民币91,607,000元,占“杭银转债”发行总量的比例为0.6107%。
基础图表来源: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。
“杭银转债”尚未转股的比例仅剩0.6107%,即意味着超过99%的可转债已转为杭州银行股票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实则是可转债投资者的现实考量,同时也是杭州银行、投资者的“双赢”局面。
债转股的背后,银行缓解资金和资本压力
顾名思义,可转债即在触发一定条件后可由债券转化为股票的特殊债券。
自2025年4月29日至2025年5月26日期间,杭州银行股票已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“杭银转债”当期转股价格11.35元/股的130%(含130%,即不低于14.76元/股),已触发“杭银转债”的有条件赎回条款。故而,杭州银行公告该行可转债投资者转股事宜。
连续二十次提示后方圆之道,昨日已是“杭银转债”的最后一个交易日,后续将在7月4日进行赎回登记、并最后进行转股。除在规定期限内按11.35元/股的转股价格进行转股外,未进行转股的投资者其可转债仅能选择以100元/张的票面价格加当期应计利息(合计100.4932元/张)被强制赎回。
本次,几乎所有的杭州银行可转债均转换为该行普通股股票,对于该行而言也可谓是一个较为完满的结果。
毕竟,该行“杭银转债”的规模高达150亿元,假设投资者均进行赎回、那将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支出。毕竟根据该行1季报披露,杭州银行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为1107.59亿元、而存放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款项也仅为102.91亿元。
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赎回,银行不但涉及到大额资金的支出,还会对一些监管指标有所触动。
据去年初开始实施的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》对银行资本的最新要求,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%、一级资本充足率6%、资本充足率8%。
同时,商业银行应当在前述的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。储备资本应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.5%、并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。那么,在前述的基础上,商业银行的各级资本实际最低要求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.5%、一级资本充足率8.5%、资本充足率10.5%。
而根据Wind口径数据,杭州银行1季度末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.01%、11.34%和14.05%,虽然均高于前述的最低要求,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离7.5%的“警戒线”不远。但假如出现大额的赎回、则该行也未必能够完全从容应对。
银行发行可转债的最终目的、是补充核心资本,说到底与企业融资经营并无实质上的区别。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,当前的银行业正处于历史性的节点,同时又受降息周期的影响,业绩和效益的增长普遍趋缓,在这一形势下监管要求增加银行资本补充,实则是未雨绸缪、有利于增强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。
银行板块行情下的“双赢”局面
当然,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本次之所以会出现几乎所有可转债均转化为杭州银行普通股的情况,背后也是投资者的现实利益考量。
本次杭州银行给出的转股条件是按11.35元/股的价格进行转换,而截至7月1日最后交易日收盘、该行股价为17.33元/股,6月26日盘中更是触及17.85元的高点。两相对比,考虑到5.98元/股的价差、可转债投资者的选择已不言自明。
对于杭州银行而言,表面来看将价格17.33元的股票、按11.35元进行“廉价”转换,表面“吃亏”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情况。毕竟,就算可转债投资者以11.35元的价格转股后、立即在二级市场抛售,这份“价差”并非由杭州银行、而是由场中其它投资者承担。
而杭州银行才是真正的受益者,可转债转换为股票、也即“债主”转换为了“股东”。杭州银行收到了150亿元“真金白银”可转为股本,不但消除了“负债”、还增加了自身资本实力,反而能使业务稳健致远。
作为一家近年来名声鹊起的“明星”城商行,杭州银行1季报披露总资产为2.22万亿元、同比增速15.90%,当期营业收入99.78亿元、同比增速2.22%,归母净利润60.21亿元、同比增速高达17.30%。至于质效指标,净息差为1.34%、同比缩小0.07个百分点,不良贷款率0.76%、同比持平,拨备覆盖率高达530.07%、但同比下降11.38个百分点。
注:2024年至今杭州银行股价走势;
基础图表来源:鑫网通达信。
尽管2024年度该行年度分红比例仅为23.48%、距离30%的优秀上市行“合格线”还有一定距离,但得益于近年来杭州银行在A股上市行中名列前茅的业绩增速,二级市场股价表现还是较为良好。根据鑫网通达信口径,2024年股价前复权涨幅为60.20%,今年截至7月1日收盘涨幅为18.62%。
责任编辑:秦艺 方圆之道
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